他的学习注意力越来越差了

近视的度数也不断攀升

你担心他沉迷手机、影响健康和未来

于是气急败坏地呵斥了他几句

结果你们歇斯底里大吵一顿

……

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?其实近年来手机越来越普及,为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,也给家庭带来很多困扰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近日教育部发布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。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,须经学生家长同意、书面提出申请,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,禁止带入课堂。

那么,在学生手机管理方面,足下是怎么做的呢?其实,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教室前面设立手机存放区,配置足量的手机袋,每个同学上课前都必须乖乖的把手机放进去。

在足下,为了让学生上课时专心听课,不能玩手机,每个班都配备了手机袋,要求学员上课前主动把手机放到手机袋里。一般,同学们都会自觉遵守,甚至主动“帮助”其他同学上交,老师们还会细心的为他们贴上标签,甚至充上电。于是,就有这样的画面~

当然,靠这个简单粗暴的办法,只能治标,要想治本,必须营造一种氛围,让孩子们从心里脱离对手机的依赖。

那如何去做呢?

很简单,足下会开展不同类型的趣味活动,以班级为单位,大家在团队中找到存在感,在团队中实现自我价值。

PPT大赛让每一位学员学会表现自己,完善自己;“班会活动”让学员学会相信对方,战胜自己,同时也让大家更具有团结意识;足下还有“知识竞赛”、“创新杯”、“一战成名”等活动。

这些活动的举办都是在寓教于乐中锻炼学生们的学习能力,真正实现快乐学习。让学生不仅要做知识的接受者,更要成为一个知识的开拓者,享受学习的过程,爱上学习过程。

归根结底,手机只是一个人的小天地,我们终归要回归现实的,而回归现实的第一步,就是在现实中找到魅力,找到自己的兴趣!